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水-能源-粮食简讯-2024年第13期

 

目录

1.海湾型城市生态治理“厦门实践”加快走向世界

2.欧盟气候变化监测机构:今年3月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

3.报告称全球多家大公司减排力度严重不足

4.第二届绿色氢能峰会将在阿布扎比举办

5.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空前饥荒或席卷苏丹

6.涨价、饥饿和仍在加码的制裁、

7.研究推荐: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中国省级碳达峰路径分析


1.海湾型城市生态治理厦门实践加快走向世界

作为海湾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范例,凝结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厦门实践”正加快走向世界。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日前在厦门召开的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上说,厦门筼筜湖综合治理是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性修复的起步。经过36年不懈努力,筼筜湖治理已成为国内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成功范例;厦门已成为全球海湾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厦门实践”为破解海湾型城市生态治理这一世界性课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厦门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东亚海岸带综合管理杰出成就奖”等国际奖项,便是有力证明。据介绍,今年6月8日我国将在厦门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开展“厦门实践”国际交流研讨,将其中蕴含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进一步推向全世界,引领世界海湾型城市生态治理。王广华表示,要深入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源:2024.4.6 人民网)

2.欧盟气候变化监测机构:今年3月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

据路透社4月9日报道,欧盟的气候变化监测机构9日称,世界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3月,连续10个月创下新的气温纪录。报道称,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在月度简报中称,就全球而言,与往年相应月份相比,过去10个月的每个月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今年截至目前,极端天气和异常气温已造成严重破坏。1月至3月,亚马孙雨林地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在委内瑞拉引发创纪录数量的野火,而南部非洲的干旱导致农作物绝收,使数百万人面临饥饿。海洋科学家上月也警告称,在海水变暖驱动下,南半球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而且可能是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C3S称,异常高温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温升高的其他因素包括厄尔尼诺现象,这是一种天气模式,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达到顶峰,目前正在减弱,这可能有助于在今年年底前打破连续创下高温纪录的势头。但C3S表示,尽管今年3月厄尔尼诺现象有所缓解,但全球平均海面温度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月度历史新高,海洋空气温度也高得异乎寻常。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研究所气候学家弗里德里克·奥托说:“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是化石燃料排放。”奥托表示,未能减少这些排放将继续推动地球变暖,导致更严重的干旱、火灾、热浪和强降雨。(来源:2024.4.11 新华网)

3.报告称全球多家大公司减排力度严重不足

两家欧洲非营利组织9日联合发布的2024年企业气候责任监测(CCRM)报告称,全球51家大公司中,多家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力度严重不足,达不到《巴黎协定》设定的控温目标所需要的水平。该报告由总部设在德国的“新气候”研究所和总部位于比利时的碳市场观察发布。报告深入调查了全球51家大公司2030年的气候承诺,而不是“遥远且往往模糊”的2050年“净零”目标。这些大公司包括丰田、H&M集团、雀巢和耐克等企业,涵盖从汽车制造商到快时尚等众多行业,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6%。报告发现,这些公司的减排承诺总体比前两年有所改进,但大多数公司没能达到整体经济意义上的减排要求,只有4家公司的减排计划体现了“将承诺落实到行动的必要转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要适应《巴黎协定》设定的控温目标,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比2019年削减43%。而按照这些公司当前的气候承诺,到2030年其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9年仅减少不到33%。报告指出,各国政府需要提高标准,对行动不足、甚至无所作为的公司实行更严格的监管。(来源:2024.4.10 人民网)

4.第二届绿色氢能峰会将在阿布扎比举办

据阿联酋通讯社报道,第二届绿色氢能峰会将于4月16日在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举办,该峰会是世界未来能源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峰会以“构建氢经济:从对话到现实”为主题,汇集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投资者和创业家等,旨在展示绿色氢能在支持全球经济体实现净零排放方面的潜力,推动全球绿色氢经济发展,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持。此外,本届峰会将探讨各国如何通过投资和政策框架推进氢经济和绿色氢全球贸易。随着绿色氢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深入探讨监管框架、创新和可持续金融,规划通往可持续能源未来的路线图尤为重要。(来源:2024.4.9 人民网)

5.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空前饥荒或席卷苏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粮署)5日呼吁,应确保所有可能的人道主义走廊畅通,以便援助物资源源不断进入苏丹,否则随着旱季到来,空前饥荒或将席卷整个苏丹。世粮署当天发表声明,证实世粮署两支援助物资运输车队3月下旬经由乍得边境进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这是今年2月苏丹方面关闭从乍得前往苏丹的人道主义走廊后,首批抵达该地区的世粮署援助车队。这些物资有望为达尔富尔地区25万极度饥饿人群提供食物。另外,6辆运粮卡车在3月晚些时候从东部苏丹港抵达达尔富尔地区,这是时隔6个月援助物资穿越冲突区域进入该地区。世粮署驻苏丹代表埃迪·罗在声明中说:“我们需要援助物资通过每一条可能的路线持续运抵遭战乱严重破坏的社区。旱季将在几周后到来,届时只怕空前饥荒和营养不良会席卷整个苏丹。”埃迪·罗呼吁确保所有人道主义走廊保持开放,尤其是从乍得入境苏丹的路线。同时,他希望联合国及其伙伴在苏丹运送和分发援助物资时能获得安全保证。(来源:2024.4.8 人民网)

6.涨价、饥饿和仍在加码的制裁

物价飞涨的背后,是叙利亚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叙利亚经济学家哈亚姆·阿里直言,除了直接针对重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还导致叙利亚难以获得重要生产原料,造成严重物资短缺和物价上涨,由此带来的大部分恶果由民众承受。除了制裁,还有掠夺。据叙石油和矿产资源部统计,自2011年至2022年年中,在叙非法驻扎的美军以及受其支持的武装势力的盗采、非法贸易行为,已造成叙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直接和间接损失1071亿美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无法避免,叙镑兑美元黑市汇率从2019年年初的约500比1跌至目前的约14000比1,叙镑购买力严重下降,能源、食品价格暴涨。如今,一名叙利亚普通公务员的月工资只够买两公斤多牛肉。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是叙利亚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数据显示,叙利亚超过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6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叙利亚1290万人将面临粮食安全危机,约占全国人口的55%,其中31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另有260万人濒临粮食不安全境地。(来源:2024.4.10 新华网)



7.研究推荐: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中国省级碳达峰路径分析

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届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0%-65%。然而,中国各省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其碳达峰路径不能一刀切。基于各省的“十四五”规划,本文设计了基准、绿色发展、高速发展三种情景,采用LSTM神经网络动态预测2020-2040年中国及各省区的碳达峰路径,并根据各省碳排放强度、累积碳排放量和达峰时间三因素分析了其适合的达峰路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情景下中国都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峰值水平在10884-11792百万吨;24省区能够在至少一种情景下实现2030年之前碳达峰目标,且大部分省区都呈现低速情景下达峰时间早,峰值低,高速情景达峰时间晚,峰值高的特点;北京,上海,福建,浙江等省区能够在2035年之后实现负碳。研究结果对中国合理制定2030年碳达峰路径措施,统筹分配减排任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