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新疆之水观察2024年第13期

目录

1. 新疆巩留:依托资源优势 推进冷水鱼产业一路领

2. 法国酿酒师“恋上”新疆葡萄“酿出”中法情缘

3. 新疆和静:让灌溉水畅流田野间

4. 人文塔里木 丝路存史迹

5. 水能的力量:新疆的水电产业

6. 成群黑颈鹤现身新疆阿尔金山

7. 全疆唯一!吐鲁番坎儿井传来好消息

1. 新疆巩留:依托资源优势 推进冷水鱼产业一路领

今年,巩留县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挖掘本地冷水资源优势,引进产业龙头,因地制宜发展冷水鱼养殖,推进渔业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态相得益彰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路径,从冷水河里“捞”起了“热”经济。

巩留县水域资源丰富,域内河湖纵横,素有“九水之源”的美誉,这里水质优良干净、水体冷凉清甜、水量充沛足量,非常适宜淡水三文鱼等冷水性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具有发展冷水性鱼类的环境条件和优势,养殖的鱼体格美、肉质嫩、味道鲜。巩留县天蕴渔业有限公司自入驻巩留以来,围绕做大做强新疆三文鱼产业的总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县域优质冷水资源,开展大水面生态环保网箱养殖,发展绿色生态渔业。


巩留县天蕴渔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世超:“三文鱼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特别高,这里的水透明度高,溶解氧常年在10以上,特别适合三文鱼的生长,水温常年不会高于20℃,水库整个的水域面积也比较宽阔,适合网箱进行养殖。”

下一步,巩留县将大力推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打造三文鱼产区名片,探索农旅、渔旅发展新路子,推进冷水鱼产业一路领“鲜”。(来源:2024-04-09  巩留县融媒体中心)


2. 法国酿酒师“恋上”新疆葡萄“酿出”中法情缘

四月上旬,新疆北部气温回升,葡萄迎来了开墩季。

近日,在天山北麓玛纳斯县的葡萄园里,法国酿酒师弗莱德·诺里奥正调整枝条,安排灌溉,期待着秋季酿酒葡萄的成熟。“在新疆工作生活了20多年,我已‘恋上’了这里的葡萄。”他告诉中新社记者。


弗莱德·诺里奥的家乡位于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区卢瓦尔河谷,其出生于酿酒世家,从小就对葡萄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初,弗莱德·诺里奥进入法国高等学校从事葡萄栽培和尖端酿酒技术研究,并获得专业酿酒师证书。

弗莱德·诺里奥与新疆结缘要追溯到2000年的夏天。那时,中国葡萄酒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朋友的推荐下,弗莱德·诺里奥入职新疆一家葡萄酒企业。

弗莱德·诺里奥经历并见证了新疆葡萄酒产业从酿酒技术到葡萄园种植的快速发展。他说:“近年来,新疆葡萄酒企业从学习模仿到科技赋能、风格独创不断取得新成就,新疆葡萄酒已经有能力与世界各地葡萄酒在品质上一争高下。”(来源:2024-04-09  中国新闻网)


3. 新疆和静:让灌溉水畅流田野间

近日,一场春雨降临,坐落在新疆天山南麓脚下的和静县广袤田野见绿,和静县水利局全力抢抓春灌“黄金周期”,密切关注大河水情、雨情和土壤墒情变化,科学调度,优化供水计划,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灌溉输配水工程,维修养护“水利大动脉”,疏通“干、支、斗、农四级渠道毛细血管”,让灌溉水畅流田野间,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水利基础。

4月2日,和静县黄水沟正式启动春季放水工作。随着闸门缓缓提升,奔腾的河水从莫尕提干渠进水闸涌向联合分水闸处,随后流入两条支渠。大概放了3.5个流量,每日核算总水量约30万方水,为和静镇5个行政村,2个农牧场,2个团场,7.8万亩农田、工业、生活、环境等用水提供了保障。

春灌一线工作正有序展开。和静县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黄文华介绍,早在3月初,和静县水利局就组织各乡镇水管站干部职工、各村群众、灌区工作人员逐条水渠、逐座闸门清淤检修,对老旧破损渠道进行修补,畅通输水渠道,确保清水及时输送到田间。

和静县水利局党组书记郭长海说:“下一步,和静县水利局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调水,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做到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来源:2024-04-09 新疆网原创)


4. 人文塔里木 丝路存史迹

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它北靠天山,南依昆仑山,西至帕米尔高原东麓,东抵罗布泊一带,南北最宽距离约520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1400千米。在这片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上,有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以及在河水滋养下于盆地边缘生出的片片绿洲。

古代丝绸之路从这片荒芜与孤寂中经过,沿着大漠戈壁中的点点葱郁,向西探索,向东追逐。“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人群的流动,文化的交融,思想的碰撞,让塔里木盆地在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展露着熠熠生辉的姿彩。

“塔里木盆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丰繁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畅行要道,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沟通桥梁和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繁育出无数记载中华文明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说。(来源:2024-04-09  新疆日报)


5.水能的力量:新疆的水电产业

水能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新疆的水电产业正积极响应国家的能源转型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水资源,水电产业为新疆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新疆的水电项目规模庞大,拥有多个大型水电站,如塔里木河水电站、博斯腾湖水电站等,这些项目不仅为新疆本地的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向其他地区输送清洁能源,推动全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千百年来,天山南北各族儿女逐水而居,绿洲文明因水而兴。做好“水篇章”对保障新疆水安全、保持生态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来源:2024-04-08 新源联航)

6. 成群黑颈鹤现身新疆阿尔金山

连日来,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内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协克帕提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归来的黑颈鹤栖息觅食。在广袤的高原上,成片的鹤群或引颈长鸣,或悠然漫步,或翩然起舞,悠然惬意的模样成为高原上亮丽的风景线。

初春的阿尔金山,经过一场大雪过后,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变得孤寂,反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过后,这里冰雪融化,大量候鸟归来,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是世界上唯一仅在高原繁殖生活的鹤类,而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在我国最北端的栖息地之一,这里栖息着180只至220只黑颈鹤的繁殖种群。每年4月至5月,它们从越冬地回到保护区产卵、孵化,养育幼鸟。9月至10月,再“拖家带口”飞往越冬地。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建立最早的高原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依协克帕提湿地湖泊星罗棋布,水草丰富,除了黑颈鹤,还有斑头雁、绿头鸭、赤麻鸭、红嘴山鸦等166种珍稀鸟类在这里栖息。

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长,阿尔金山依协克帕提湿地已成为水生动植物生存和多种野生鸟类栖息、迁徒、越冬和繁殖的重要栖息地。(来源:2024-04-08  中国新闻网)


7. 全疆唯一!吐鲁番坎儿井传来好消息

4月3日,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公布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吐鲁番坎儿井入选!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进行农业灌溉、解决人和牲畜的饮用水、浇灌和不断扩大绿洲,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坎儿井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同时也是水文化遗产。


坎儿井的“坎儿”,是井穴之意,是一种有效防止水资源蒸发的特殊灌溉系统。坎儿井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与横亘万里的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出水口、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等部分。它巧妙地利用地形坡度,不耗费任何动力和资源,将地下水引出地面。

吐鲁番坎儿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是重要的灌溉工程遗产,是吐鲁番各族群众心中的“母亲河”、“火洲”的生命源泉,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坎儿井不仅因其独特的工程结构和施工工艺而著称,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农业价值、生态价值、工程科研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来源:2024-04-03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