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海外中国简讯-2024年第12期

目录

1.中企承建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载客运营

2.中国电工签署哈萨克斯坦乌塞克河梯级水电站项目EPC合同

3.中阿合作提升码头数智化水平

4.中肯基础设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5.“期待与中企开展更多水资源保护合作”

6.中企投资阿联酋海上油田二期实现首油投产

7.深化中斯合作 造福两国人民


1.中企承建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载客运营

墨西哥当地时间3月22日下午,中车株机公司承建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新造车辆正式载客运营。这是中企自主研发的胶轮地铁列车首次在海外投入运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迎来新车加盟。该列车采用9节编组,全车无障碍贯通,最高运营速度每小时80公里,载客量高达 2252人,采用“大胶轮走行、小胶轮导向”的转向架,配备钢轮“双保险”,具有8%的爬坡能力和 45 米的曲线半径通过能力,能很好地满足当地地形条件。平打造的理念推进车辆生产。此次新造列车载客运营,标志着该项目继2023年10月第一路段开通后,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线开通打下坚实基础。后续,29列新车将逐步投入运营,行车区间也将扩展,进一步优化路网效率,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推动当地轨道交通产业链提质升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来源:2024.3.27 “走出去”导航网)

2.中国电工签署哈萨克斯坦乌塞克河梯级水电站项目EPC合同

3月26日,哈萨克斯坦ORLE HYDRO POWER公司董事长Andrei Poroskun一行到访中国电工,并与中国电工副总经理袁博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哈萨克斯坦乌塞克河梯级水电站项目EPC合同。哈萨克斯坦乌塞克河梯级水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44兆瓦,包含四个阶梯水电站。该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潘菲洛夫斯克区,整个水电项目涉及流域总体长度达14.6公里,高差240米。作为当地的重要民生工程,电站建成后将有力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也将为哈萨克斯坦能源产业的低碳绿色化转型打下基础。双方座谈交流期间,赵辉对业主方和融资方给予中国电工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各方能在该项目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友谊,在未来开展多元化的合作。Andrei Poroskun董事长对中国电工团队所完成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表示对未来合作充满期待。同时,业主方同与会各方交流了项目的相关规划。(来源:2024.3.28 “走出去”导航网)

3.中阿合作提升码头数智化水平

在繁忙的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伴随着“嘀、嘀”的提示音,多台桥吊正同时装卸着货物。一辆白色车头的卡车拖着集装箱匀速驶来——与众不同的是,车头没有其他卡车常见的挡风玻璃,车内也没有司机,只有一块条形显示屏显示着行驶状态。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位于阿布扎比哈里发港口内,是中东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由中远海运港口与阿布扎比港务局合资运营,2018年12月开港,设计年处理能力250万标准箱。经过中阿共同努力,近年来码头吞吐量不断提升,2023年达到135万标准箱,比2022年增加30%以上。目前码头开通了20多条国际航线,连接60多个港口。据介绍,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建立和实施了包括码头作业系统、岸桥智能理货系统、堆场设备控制系统、车载工作指令终端系统等在内的十大数字化和自动化项目,有效提升了码头运营的生产力和服务质量。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副总经理穆罕默德·塔米米表示,随着阿中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双边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将不断提升码头数智化水平,助力阿中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来源:2024.4.4 人民网)


4.中肯基础设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内罗毕快速路有个当地名字叫Moja,由快速路起点站和终点站各自站名的前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在斯瓦希里语中是“一”的意思。快速路项目公关经理简妮·昂吉尤说:“这是肯尼亚首个收费公路项目,也是中国在肯尼亚的首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正如快速路的名字那样,与中国的合作,会让我们国家拥有更多‘第一’。”内罗毕快速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投资开发和建设运营,全长27.1公里,是一条连接内罗毕市区与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途经内罗毕核心商务区、国家博物馆、国家体育场、议会大厦等重要地标,将市区到机场的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20分钟。截至2023年9月底,快速路累计通行车辆突破2200万辆。肯尼亚交通部副部长姆布瓜表示,快速路在大幅缓解内罗毕交通堵塞、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肯尼亚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助力肯尼亚成为东非地区的经济、交通及旅游枢纽。(来源:2024.4.3 人民网)

5.“期待与中企开展更多水资源保护合作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几年前承建了苏塞市两个污水处理厂项目,建造的哈姆敦污水处理站(以下简称“哈姆敦处理站”)和扩建的苏塞南污水处理站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投入运营。据中国电建突尼斯国别代表薛明星介绍,污水处理站每年可处理1900万立方米污水,为周边地区提供1800万立方米灌溉用水,大约覆盖当地70万人口,不仅有效改善了苏塞市水体环境,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居民的难题,也增强了苏塞市乃至突尼斯的污水处理能力,助力突尼斯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走进哈姆敦处理站,记者看到,污水经过格栅、沉砂池等一系列处理程序,逐渐变得清澈透亮。“最后一个环节是紫外线消毒。完成这个环节,污水就真正变成了可循环利用的中水。”据哈姆敦处理站项目经理姬杰介绍,该站点与突尼斯农业部灌溉管网联通,净化后的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不仅降低了灌溉成本,也缓解了近年来持续干旱对当地农业造成的影响。突尼斯国家卫生办公室负责人贝泰比表示,中国企业在突尼斯承建的一系列项目使城市污水得到深度处理。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不仅加快了突尼斯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发展,“期待与中企开展更多水资源保护合作”。(来源:2024.4.2 人民网)

6.中企投资阿联酋海上油田二期实现首油投产

中国石油阿布扎比陆海项目(陆海项目)海上二期贝尔巴泽姆油田近日实现首油投产。陆海项目由中国石油和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建设,项目一期已于2018年3月投产,二期贝尔巴泽姆油田开始生产后,陆海项目将实现日产5万桶原油规模。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上游业务执行董事阿卜杜勒穆尼姆表示,陆海项目二期贝尔巴泽姆油田成功首油,彰显了阿联酋与中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动力十足。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指出,能源合作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陆海项目是中国石油和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的典范,取得了互利双赢的合作成果。(来源:2024.3.31 人民网)

7.深化中斯合作 造福两国人民

作为一个多雨的国家,斯里兰卡并不缺水,但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201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代表与斯里兰卡供水部的前身——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合作备忘录》。依靠科技的力量,中斯水中心正在帮助斯里兰卡民众实现放心喝水的愿望。马特勒市梅提哈卡村位于斯里兰卡中部偏远山区,村民以传统种植业为生,简单过滤后的地表水曾是该村长期的饮用水源。去年6月,中斯水中心的专家将新型易维护水处理设备带到了这个小山村。设备每日可处理120吨水,能够为梅提哈卡村及附近村庄的800多名村民提供优质饮用水。“在此之前,我们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在斯里兰卡开展了采用电渗析技术进行集中供水和采用纳滤膜技术进行分散供水的两个示范项目,日处理规模分别为300吨和20吨,都取得了不错效果。目前,中斯水中心已在斯农村建设多项饮用水处理示范工程,并在肾病追因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该中心在水与环境领域已培养了36名斯里兰卡籍研究生、18名水务专业人员,为斯里兰卡培训了30名肾内科医护人员、技工和20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为当地降低慢性肾病发病率、保障居民健康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源:2024.4.1 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