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生态文明简讯2024年第11期

  

目录

1.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扎实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

2. 浅湖深治 美成在久 江苏推进太湖治理综述

3. 关于太湖治理,常州武进今年这样做

4. 十堰发布湖北省首个“两山”资源转化平台建设运行地方标准

5. 长三角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评价标准发布

6.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十大行动”工作方案》印发

7. 绿化成效显著!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保持“双增长”

1.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扎实推动新阶段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是有效保障水安全、高效利用水资源、明显改善水生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淮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受特殊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约,淮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耕地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现状仍然存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仍面临制约。同时,推动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对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为引领,按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的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配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用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约束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全面遏制用水浪费现象,改善水生态环境,推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淮河力量。(来源:2024-03-22 淮河水利委员会)

2. 浅湖深治 美成在久 江苏推进太湖治理综述

在无锡市新吴区六步港附近,张贴了一张新吴区历年蓝藻打捞量统计表:2021年12.3万吨,2022年降至7.2万吨,2023年这个数字是0。很难想象,2007年太湖发生水危机时,这里的蓝藻臭味扑鼻,岸边堆得厚厚一层。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在参加2023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询问了太湖水质,“没有蓝藻了吧?”,强调“在生态上一定要把握住”。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江苏扛起上游担当,太湖治理交出新成绩单:湖心区水质首达Ⅲ类,指标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轻;流域重点断面优Ⅲ比例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

重塑“湖”与“人”的关系,江苏持续破解浅水型湖泊治理这一世界级难题,在太湖流域五市全面开展控源截污、生态扩容、绿色转型,推动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四生合一”的系统重构,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的“太湖美”。(来源:2024-03-22  新华每日电讯第4版)


3.关于太湖治理,常州武进今年这样做

太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提高新一轮太湖治理的精度准度,久久为功,创新方法。2024年,常州市武进区太湖综合治理排定了56项重点工程,年度投资约29.73亿元。同时在“1+8”方案基础上,提出“一湖、一浜、一链、一网、一带”“五个一”治理思路,将围绕“1+8+5”治理体系,坚持系统化、科学化、精准化治理,推进流域水环境持续向好。


2024年,为全面提升全域河流水环境质量,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常州市武进区将全面开展河流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划定工业、生活、农业污染控制区,开展溯源排查和整治任务,努力实现太湖主要入湖河流、上游关联骨干河流及重点支流水质进一步提升,一级支浜全面完成消劣的目标。

滆湖是太湖重要的天然生态缓冲前置库和“生态屏障”。2024年,常州市武进区将系统推进滆湖综合治理,科学开展滆湖生态修复,在实施滆湖生态清淤及近岸带水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在湖心区域实施水生植被恢复试点工程,推动滆湖生态不断改善,逐步实现滆湖的“碧水蝶变”。

太湖因水而美,站在新的治理起点上,常州市武进区将继续努力,推动太湖生态不断向好。(来源:2024-03-22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4. 十堰发布湖北省首个“两山”资源转化平台建设运行地方标准

“两山”资源如何收储、整合、运作,转化平台如何建设、运行、管理……这些都有了地方标准。日前,湖北省十堰市有关部门发布了《“两山”资源转化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这也是全省首个“两山”资源转化平台建设运行市级地方标准。

《规范》确定,“两山”资源转化平台按照“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的经营理念,将山、水、林、田等碎片化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搭建可以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平台。

《规范》以竹溪县“两山公司”为蓝本,提出标准化运行模式,对“两山”资源转化平台相关的专业术语以及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据该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标准的发布将有利于提高各县市区“两山公司”运行和管理水平,为各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借鉴,对推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2024-03-22  中国环境APP


5. 长三角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评价标准发布

日前,《长三角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 底栖动物》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首个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将为长三角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实际应用价值。

为推进长三角平原河网水生态协同保护,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标准,2023年以来,浙江省嘉善县立足平原水网地区的生态特色,率先探路起草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评价标准,开展长三角平原河网河流水生态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 底栖动物的研究。

据介绍,团体标准选择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结构、群落丰度、取食功能团和生物耐污能力指数等4个类别共43个候选参数进行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构建。团体标准发布后,可以通过指示物种出现的频率等信息,方便快捷地评价示范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推动水质联合监测、问题联合处理、生态环境联合提升等工作的开展。(来源:2024-03-22  中国环境报)


6.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24十大行动工作方案》印发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十大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定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新一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开展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行动。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三、开展黄河流域水质巩固提升行动。四、开展沿黄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五、开展黄河流域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六、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七、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行动。八、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九、开展黄河流域执法效能提升行动。十、开展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来源:2024-03-22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7. 绿化成效显著!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保持“双增长”

21日是第12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创新:创新型解决方案,创造更美新世界”。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造林数量与质量并重,持续开展造林绿化,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森林面积由十年前的31.2亿亩,增加到现在的34.6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21.63%,提高到现在的24.02%,森林蓄积量由十年前的151.37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4.93亿立方米。目前,全国森林植被生物量达218.86亿吨,全国林草植被总碳储量达114.43亿吨。

我国通过持续大规模国土绿化,近20年来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来源:2024-03-21  央视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