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世界水谷研究院 书院文化简讯2024年第10期

目录

1. 揭秘水上“沪宁高速”的前世今生

2. 探寻“秦淮水文化”,南京这场研学活动走进东水关节水教育基地

3. 一家书院点亮一个街区

4.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5. 科技赋能,让千年壁画动起来

6. 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7.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个馆藏展将呈献近百件文物


1. 揭秘水上“沪宁高速”的前世今生

流淌了2500多年的胥河,沟通着水阳江水系和太湖水系。近日,胥河综合治理大幕全面拉开,再次引发人们对这条古老河道的关注。从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到当下成为从芜湖入江口至上海的水上“沪宁高速”,位于南京高淳至溧阳的胥河一直在为苏皖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卓绝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条复杂、绵长而多样的航道,又将如何讲述中华文明从初生、演化到繁荣、传承的生动故事?

全长近32公里的胥河,是中国现有记载最早的人工运河。作为太湖平原沟通长江中游和皖南水系的交通要道,它支撑了苏皖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为南京都市圈与环太湖城镇群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胥河的开凿,主观上是出于军事需要,客观上却对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南京与不久后开凿的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段)相互联系的基础。”卢海鸣表示。

胥河自建成后就成为一条重要内河航线,至今仍是连通水阳江与太湖水系的黄金水道,为芜申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航运作用,它还兼具行洪、排涝、引水、灌溉等多种功能。但在历史上,胥河却一度淤塞,经历了多次疏浚。如今的胥河,河水洁净,河岸整洁,河中不时有巨大的货轮驶过,古老胥河的时代价值正不断得到探掘。正如卢海鸣所说,“胥河拥有很高的历史、科学、水利、交通、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来源:2024-03-15 南京日报)

2. 探寻“秦淮水文化”,南京这场研学活动走进东水关节水教育基地

3月15日,南京“秦淮水文化”主题研学系列活动在东水关节水教育基地举办,来自建康路小学的同学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水课堂,现场有问有答,在互动中普及了爱水、节水、护水知识。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历史。东水关是明城墙的两座明代京城水关之一,与西水关相对,是南京现存最大的一座古代水关。2023年底,这里依托古船闸建成了东水关市级节水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


秦淮区水务局副局长谈刚介绍,东水关节水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了东水关船闸的建筑空间,建成适合公众及青少年学生参观的节水教育馆。“半开放式”的参观动线依次串联古老的河、璀璨的河、更新的河、科技的河、生态的河、幸福的河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不同的空间设计,动静互补,呈现给大家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其中,“更新的河”板块展现了近年来河道治理的政策简介以及大事记;“璀璨的河”板块通过玻璃栈道,清晰地展现了船闸的闸口和水流,并以古闸为切入点,双层屏幕动态展现人文秦淮河;“古老的河”板块以朝代更迭为线索,追源溯流秦淮河,展现秦淮河简史。人们走过玻璃板,河水在脚下缓缓流过。过去、现在、未来仿佛在这里交织。(来源:2024-03-15  现代快报)


3. 一家书院点亮一个街区

它是一家宝藏旧书店,也是一座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更是一个集美育和研学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场所。继首创政府公共文化资源与民间社会组织资源联合运营模式以来,5年多时间里,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街道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不断以各种方式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市民读者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地标,塑造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也为传统街道运营探寻了一种新的方式。


“一个书院提升了一个街区。”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评价,经过5年多的探索和运营,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基本实现了良性发展,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社区美空间。政府资源和社会优质资源有效链接实现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探索出一条政府资源与民间资本有效融合路径。

“你的造血功能越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才会越强。”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如今考虑的不仅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还要谋划如何让它活得更好。傅天斌骨子里仍然有一份坚持,那就是守住城市文脉,让书院为爱书人守住一个心灵家园,让读书这种最容易上手的享受方式为更多人所喜爱。(来源:2024-03-14  中国文化报)


4.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我国“四大书院”为“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几大书院虽然相距甚远,除了应天书院处于闹市,其它三个书院都是依山而建、绿树环绕,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门前悬挂有一副楹联,上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就是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què)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公元1009年,宋真宗正式将该书院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公元1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来源:2024-03-14 中華古籍書店)


5. 科技赋能,让千年壁画动起来

一场音乐会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上演,乐手吹弹起笛子、箜篌等古典乐器,与身后的《宴饮图》数字壁画相呼应。音乐会为博物馆量身打造,试图还原壁画中的乐器元素,让观众感受北齐文化的魅力。

2020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启动建设。施工过程严格遵照最小干预原则,每一步都有专项方案,保证文物安全。墓葬周边要建设止水帷幕,需要139根桩,每根18米深,为减少震动,全是人工挖孔。博物馆建成后,恒温恒湿,内设59个传感器实时监测。

远远看去,夯土色外墙,古朴大气。展馆3800余平方米,分为壁画厅、遗址厅、临展厅3个空间。3D、AR、VR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也是展览一大亮点。为了增强观众体验感,博物馆结合壁画原件、数字化展项、互动游戏等多种展陈手段,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营造“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之旅。

徐显秀墓原址保护是中国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对文物考古活化利用的有益尝试。相信观众在视听享受之余可以体会到文博人的辛苦付出。“在后期开放展览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监测。壁画保护任重道远,我们会尽全力守护好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王江表示。(来源:2024-03-16 人民日报)


6. 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全球文明倡议意蕴深刻、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不仅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者,更是积极践行者。

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意蕴深刻、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年来,全球文明倡议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文明倡议守护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未来。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来源:2024-03-15 人民日报)


7.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个馆藏展将呈献近百件文物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13日宣布,首个该馆馆藏的专题展览将于15日向公众开放。展览将展出近百件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金属、书画、家具等文物。

据介绍,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022年开幕前后,众多香港收藏家和艺术家为助力该馆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慷慨捐赠个人珍藏,帮助该馆建立了首批收藏。不到两年时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接受捐赠的藏品数量已超过1100件。此次举办的乐藏与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批受赠藏品展旨在展示12家捐赠方乐藏与共的精神,表彰他们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该展览展期将至2025331日。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表示,此次展览成功展示了多位收藏家慷慨惠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珍藏,博物馆专业团队的悉心修复、研究和策展工作,让文物展现非凡华彩,发挥其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为博物馆的长远收藏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2024-03-14 新华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