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生态文明简讯2024年第9期

  

目录

1. 生态文学 | 碧波春讯

2. 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3. 【兴化八镇】垛田镇:风景与生态

4. 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5. 习近平谈生态:风物长宜放眼量

6. 中国生态环境的“颜值”如何监测?

7. 水环境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1. 生态文学 | 碧波春讯

北海,这座以海为名的城市,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的北部湾东海岸上的一颗明珠。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让这颗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冯家江被称作城市中央的“绿肺”,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但从前污水直排,不仅严重污染了江水,更是污染了出海口,以致银滩以东那片珍贵的红树林里,到处可见随着潮涨潮落而挂在树梢上的绿藻,并因污染而引发浒苔和团水虱的双重侵害,使得一株株木榄、红海榄、桐花树大面积死亡。人们意识到,北海的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冯家江水环境治理项目涉及江、渠、湖、海、滩,2018年12月开始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理河道、建设再生水厂及补水管道,打造美丽景观及智慧水系,次年进一步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北海的渠、库、江两岸敷设了截污管线,彻底消除了冯家江沿线的363个直排口污染源,设置了多座调蓄池,将收集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先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进行处理,再通过补水管线回输到上游,补充河道的生态需水量。(来源:2024-03-11 生态环境部)

2. 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生态清洁小流域河道整治是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日前,朱家角镇张马村李庄村生态清洁小流域获得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优秀案例。这项自2022年启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河道整治工程(李庄村、张马村),通过疏拓河道、新(改)建河道护岸(坡)、桥梁、种植绿化以及水生态治理等措施,清除河湖淤积,消除护岸安全隐患,提高区域防汛除涝能力,改善李庄村、张马村河道水环境,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


“整个工程坚持水域岸线同治,加强水源地周边河道水质保护,涉及李庄村村域内共5条中小河道,对这些河道进行了清淤、护堤等施工,让附近村民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打造一条条深受村民喜爱的幸福河湖。”李庄村党总支副书记苏俊在采访中表示。(来源:2024-03-11  绿色青浦)

3. 【兴化八镇】垛田镇:风景与生态

垛田镇:面积 60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1万亩。垛田境内大部分耕地为四面环水的土垛,故称"垛田"

垛田主要不是纯粹自然的垛田,而是经过开垦的垛田,开垦的垛田呈示了它的田园之美。继“胜湖秋月”,接着垛田又有“十里菱塘”和“两厢瓜圃”,相继进入士大夫阶级的美学观察和欣赏之中。观察并对此两处命名的人,为居住在县城北门桥的杨实夫,同样是一个官员兼文人。杨实夫对乡村场景的兴趣。可能与他出身农家有关,他的祖辈为兴化东南丁溪镇上的耕读之家。无论“十里菱塘”的描述,还是“两厢瓜圃”对古老生活的赞美,在水土和劳作的底色下,这两幅乡村场景,显然在垛田风景的构成中更多表现了“田园”内容。

垛田地方文化知识的研究者,不仅发现垛田风景为郑板桥提供了精神生活,而且还推测郑板桥根据垛田“杂垛戏水”的地形风貌,成功地创造了他“乱石铺街”的书法。作为对乡村风景意义的想像性解释,这个例子不仅为地方文化增加说服力,还在于重构了乡村风景的“实用”和“美学”的历史。融入垛田风景中的不只是一种文化,一种知识,还是对乡村风景中自然与人的历史理解。而后一点,在今天的城市与乡村紧张关系中,尤其重要。(来源:2024-03-11  人文泰州)


4.全国政协常委曹卫星: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高品质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协同发展区域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稳定向好,长三角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2000年至2021年间,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10倍,植被覆盖度提高超10个百分点,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后的10余年间,经济与生态的协同程度实现了阶梯式跃升。长三角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以杭州、宁波和南通为代表的区域内41个城市,均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均衡。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要严守红线,筑牢国土安全屏障。要协同推进,强化系统性治理。要转化优势,谱写发展新篇章。加大“绿水青山”的含金量,建立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构建跨省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型绿色经济增长点。(来源:2024-03-11 人民政协报)


5. 习近平谈生态:风物长宜放眼量

36日下午,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灯光璀璨、暖意融融。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步入会场,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环境资源界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增设的新界别,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凝聚更多专业人士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来自这个界别的黄绵松委员,向总书记汇报了多年来从事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不时点头肯定:“环保党中央一直很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着飞速发展、巨大变化。” 从历史谈到现实,从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谈到环境治理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光在那儿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解决一点是一点。”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从“雾霾”、“黑臭”等感官指标治理,向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危害的新污染物治理阶段发展。(来源:2024-03-10  江西环境)


6. 中国生态环境的“颜值”如何监测?

3月5日出炉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今年的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2024年,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今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最近新质生产力受到广泛讨论,其实新质生产力也是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动力。习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根本上抓住改善环境质量的总钥匙,相比之下,过去整治“散乱污”企业的做法更接近于末端治理。

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我们可以设想,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我们可以掌握地球上每一棵树每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释放的氧气,这样我们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可以想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以及现代监测观测技术相结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空间是非常大的。(来源:2024-03-10 中国新闻周刊)


7. 水环境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挑战。我们需要认识到水环境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能力,分解并降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促进水体的恢复。通过加入适量的微生物或水生植物到污染水体中,利用其代谢能力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物理修复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水体进行污染治理的技术。物理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曝气、过滤、沉淀等,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悬浮物和溶解物等有害物质。

工程修复是指通过建设工程设施来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例如,修建湿地、养殖池塘等工程设施,通过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化学修复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水体进行污染治理的技术。化学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吸附等,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来源:2024-03-10  千山万水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