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生态文明简讯2024年第8期

目录

1. “无废城市”建设|伊春:双高法描绘山水城

2. 两会访谈 |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3.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绿水青山间书写“生态答卷”

4. 唱好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

5. 王金南委员:建立生态环境“颜值”监测体系

6. 连云港市首批“水权贷”成功落地

7. 江苏水利书写“走在前、做示范”的时代答卷

1. “无废城市”建设|伊春:双高法描绘山水城

高标准、高举措,2023年黑龙江省伊春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创建,打造“无废林场”“无废景区”“无废商店”“无废学校”等领域无废城市细胞40个。伊春森工集团创建“无废林场”10个,分布在10家林业局。各“无废林场”全覆盖设置分类垃圾箱共计200余个,实现线上办公,既提高办公效率,又降低纸张、墨盒等办公耗材的使用量。

2023年,伊春市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提升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97%,建筑垃圾基本实现综合利用;全市标准地膜使用率达到92%;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5348.87立方米、农村沟渠539.85公里、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676.9立方米;完成秋冬季秸秆还田目标任务的112%。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1家,有效打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难、处置难、监管难问题。(来源:2024-03-07中国环境)


2. 两会访谈 |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14年以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一系列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治江工作思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安澜、绿色、美丽、和谐长江建设,有力提升了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水安全保障,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全国发展大局。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流域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国的30.7%,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占全国的51.0%,其中,淡水鱼类占全国的33%,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的39.7%,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数千年来,长江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滋养着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然而,由于过去长期粗放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一度出现了一些问题。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从长远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来源:2024-03-06 求是网)


3.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绿水青山间书写“生态答卷”

眼下,彩云之南,春风吹拂,鲜花盛开,呈现出一派生态良好的景象。去年37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致信网友,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个邀约点燃了云南文旅热,一年来,云南俨然成为人们心中诗的远方、梦的故乡

云南独有的“限定版”惊喜与不断擦亮的“生态绿色”底色密不可分。据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分析显示,截至3512时,全网有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信息超180.2万条。其中,围绕生态绿色相关信息1320余条。

这样亮眼的数据,来自云南为守护好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心。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是一种生态绿色的生活。云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宽阔。(来源:2024-03-06 新华网)


4.唱好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

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浸天影。乍暖还寒时节,泛舟太湖,粼粼波光中候鸟成群结队觅食,鱼儿悠闲遨游,太湖焕发勃勃生机。

“2023年,太湖水质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轻水平,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夏。”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用“三新三最”概括过去一年太湖治理“成绩单”——湖体水质实现新改善,指标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蓝藻防控实现新成效,藻情达到2007年以来最轻;流域治理实现新提升,重点断面优Ⅲ比例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

“生态环境部门将紧紧围绕‘实质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前瞻性准备’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紧盯上游重点地区,加大洮滆片区治理力度,严格对照考核工作方案,对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及上游关联骨干河流开展水质提升整治。继续实施生态清淤,优化清淤方式。”蒋巍表示,将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之以恒将《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努力打造全国湖泊治理标杆。(来源:2024-03-06 新华日报)


5. 王金南委员:建立生态环境“颜值”监测体系

绿色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大美图景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金南认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应建立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颜值”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并发布有关指标,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

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碧水、蓝天、净土、青山、绿地等颜值是核心评价指标。王金南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无论从监测点位建设,还是从监测能力、监测领域来看,都有一定基础。其中,在空气污染监测方面,中重度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率接近90%,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如何加快建立美丽中国进程监测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王金南说,应聚焦任务目标,研究制定能够客观反映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特别是生态环境“颜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监测,加强跟踪考核及评估。开展监测观测资源整合,补齐生态质量、新污染物、噪声等领域监测短板,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植被及水土环境等领域监测。(来源:2024-03-05  北京日报)


6. 连云港市首批“水权贷”成功落地

3月1日,连云港市水利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组织县区水利部门、银行系统及部分企业开展连云港市“水权贷”推介暨双首单签约会,实现全市“水权贷”零突破。

“水权贷”是水利联系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主要支持已合法获得取水权,且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重点支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管理、绿色减碳、生产尾水处理回用和非常规水源处理利用等项目建设,通过“水权贷”信用确认,企业的取水权作为增信担保条件,可在原抵押担保要求基础上合理增加授信额度,建立审批和放贷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

下一步,连云港市将以“水权贷”“节水贷”为抓手,进一步挖掘水资源价值,创新探索水资源权益融资新机制,形成一套“外部评估、业务申报、办理质押、贷款发放”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来源:2024-03-04 连云港水利)


7. 江苏水利书写“走在前、做示范”的时代答卷

2023年江苏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全社会水利建设分别完成投资195亿元、638亿元,实现重点工程投资和全社会投资“双创历史新高”,不断巩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江苏“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春节期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张家河闸站施工现场仍是一片繁忙。建设者们抢抓工期,假期不停工,确保工程于汛前具备防汛排涝条件。这一闸站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盐城段首个开工建设的重要节点,也是入海水道行洪期滨海县城区主要的排涝出路。

就是在这样日夜奋战、辛勤拼搏下,2023年江苏水利提交了一份创历史答卷: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落实投资180亿元,完成投资195亿元,引导带动全省全社会水利建设完成投资638亿元,实现重点工程投资和全社会投资“双创历史新高”。

2023年,江苏全面加快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工程建设,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充分发挥水利稳投资、稳增长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强引擎”。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和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江苏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巩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江苏“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来源:2024-03-04  中国水利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