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生态文明简讯2024年第7期

   

目录

1.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 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安全!

3. 在太湖“生态游”里探寻文旅发展“最优解”

4. 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5. 江苏如东探索盐碱地改良,昔日盐碱地变成米粮仓

6. “稀客”常来,徐州沛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

7. 最高检:去年办环保类公益诉讼案件8万余件

1.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翔安正以“进”的态度、“快”的作风、“干”的成效,努力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学习感悟转化为具体行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展现出强有力的发展脉动。

作为全市成立最晚的新区,翔安区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奋楫争先、勇立潮头,在探索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先行先试,努力建设创新、繁荣、生态、活力、幸福的“五个翔安”。


目前,翔安区320个自然村已全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治理。通过系统化的思维,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了周边水体质量,一举三得。不仅如此,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翔安区常态化深入开展全域村庄环境“六必清七必整八必拆”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厦门实践’的成功,是久久为功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高质量保护协同并进的生动写照。”黄鹤麟说,翔安区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深学笃行“厦门实践”为抓手,厚植生态底色、绘就绿美图景,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为厦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市贡献翔安力量。(来源:2024-03-03 厦门日报)


2. 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安全!

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2月26日—3月3日,井冈山保护区开展了以“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主题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

活动在多场所中进行,采取动植物智慧保护科普讲座、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播放宣传视频、现场答疑解惑等宣传方式,进校区、进社区、进林区、进景区、进村队、进自然教育点,扩大宣传面,达到提高群众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从而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果。同时,向现场群众倡议:不滥捕乱猎野生动物,不滥采乱挖野生植物,抵制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行为,自觉做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员、践行者。此次活动营造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来源:2024-03-03 井冈山发布)


3. 在太湖“生态游”里探寻文旅发展“最优解”

今年春节期间,太湖“生态游”迎来了一波高峰,沿太湖的民宿“一房难求”,农家乐生意火爆,各类景点游客爆棚……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栏目连续关注、点赞苏州太湖生态岛上的绿色低碳生活,太湖“生态游”正成为更多游客们的心之所向。

文旅行业的发展要靠科学规划和持久投入,才能迎来发展的“拐点”,甚至是“井喷”。苏州在推进太湖文旅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把优化自然生态放在第一位,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各地从满足广大游客的新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打造特色项目,优化游客的体验感,使太湖“串珠成链”的景点熠熠生辉,广受游客喜爱。从“运河时代”迈向“太湖时代”,太湖文旅的兴起,正在为苏州打响“太湖牌”带来重要契机。(来源:2024-03-03 苏州生态环境)


4.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2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征程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切实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来源:2024-03-03 中安在线)


5. 江苏如东探索盐碱地改良,昔日盐碱地变成米粮仓

如东县是一座以海岸平原地貌构成的城市。潮涨潮汐,海水拍岸,形成了盐碱地。这里的盐碱地属于滨海盐碱地,具有雨热同季,冬春返盐的特点。滨海盐碱地不同于普通土地,含盐量高,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且质地较松散,遇水易板结。

据介绍,改良工程实施之前,地质局海洋院会对地质环境进行针对性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情况设计专项工程和改良方案,然后进行落实,规划沟、渠、路、闸、涵、桥,使其成为一个四周阻盐、上部洗盐、底部压盐的脱盐环境,让土壤的盐快速脱去,再用海洋院的专利技术、专利肥料、专利土壤调节剂,还有生物菌剂,让耕作层快速形成,改善盐碱地性状,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盐碱地改良,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升了粮食产量,积累了改良经验,拓展了收入来源 。2007以来,如东县实施盐碱地改良,新增耕地5万余亩。掘苴垦区盐碱地改良项目以地适种、以种适地,已基本达到吨良田标准,实现了从盐碱地到耕地再到高产良田转变的两次飞跃。(来源:2024-03-02 中国环境APP)


6. “稀客”常来,徐州沛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

在2024年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中,徐州市沛县惊喜地发现了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23年5月发布)珍稀濒危物种的白眼潜鸭、震旦鸦雀、田鹀3种鸟类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发布)Ⅱ级保护的黑翅鸢、白尾鹞、大鵟、红隼、云雀等珍稀鸟类。

近年来,徐州市沛县生态环境局致力于湖泊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围绕南四湖水环境质量改善,谋划13个河湖生态修复和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多项举措,成功吸引多种濒危鸟类前来栖息,成为展示生物多样性的生动窗口。这些濒危鸟类的到访不仅为沛县增添了独特的生态魅力,更体现了该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果。

随着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水体得到有效保护,食物链逐渐完整,为珍稀鸟类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条件。目前,沛县区域内已监测到鸟类69种,其中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些鸟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不仅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沛县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徐州市沛县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扩大生态安全缓冲区的试点建设,科学提升尾水净化、水源涵养、水体修复、生态保护等实施方案。为沛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来源:2024-03-01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7. 最高检:去年办环保类公益诉讼案件8万余件

记者2月28日从最高检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8万余件,最高检指导沿黄9省(区)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展流域上中下游多层次保护;通过专项行动,督促协同水利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对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进行整治,深入排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选址不合规、质量不达标、“非农化”、“非粮化”等公益损害问题,发挥职能作用牢牢守护人民群众的“粮袋子”。

检察机关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高耗能高碳排放项目建设、破坏固碳释氧功能等领域问题办案力度,助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最高检带头办理高质效案件,深入推进长江船舶污染治理专案办理,截至2023年12月共立案561件,基本实现全流域3500条通航干支流码头接收转运设施全覆盖、船舶陆岸监管全闭环。(来源:2024-03-01  中国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