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新疆之水观察2024年第5期

目录

1. 新疆也是“水产大区”!委员建议打造新疆渔业新名片

2. 新疆博斯腾湖现推冰景观

3. 今年新疆粮食生产目标再增100万吨

4. 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乌鲁木齐样本

5. 粮增棉稳 沃野生金

6. 锦绣中国年 | 新疆和田民众图书馆里体验书香“年味”

7. 在霍尔果斯感受新疆自贸试验区的第一个春天

1. 新疆也是“水产大区”!委员建议打造新疆渔业新名片

近年来,新疆水产养殖业稳定向好发展。2022年,新疆渔业总产量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二;2023年9月,新疆水产品热销的消息频上热搜,引发全国人民关注,感叹新疆原来是“水产大区”。如何推进新疆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实现后发赶超,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副主委张晓平向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出相关建议。


张晓平委员在建议中表示,新疆虽远离海洋,但拥有4600余万亩宜渔水域。近年来,新疆水产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但还存在水产养殖业发展程度较低,养殖技术及养殖理念相对落后,缺乏知名水产养殖品牌等困难和问题。

“绿色发展是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张晓平委员建议,因地制宜探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虾稻、蟹稻及稻渔综合种养殖模式,休闲渔业,鱼菜共生等水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水产养殖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发展,带动产业兴旺,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渔业力量。(来源:2024-02-21  亚洲中心时报)

2. 新疆博斯腾湖现推冰景观

受降温降雪及大风天气影响,新疆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被推起的冰面绵延数十公里,蔚为壮观。

今年博斯腾湖“推冰”景观与往年相比,冰块高大、冰面上花纹多而纹络清晰。


推冰是指冰雪逐渐消融时,湖面上的冰层破裂、隆起的自然现象。新疆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据了解,由于2月上旬气温回升较快,加上近期风力较大致使今年的推冰相对往年提前了近半个月左右。(来源:2024-02-21  中国新闻网)

3. 今年新疆粮食生产目标再增100万吨

2024年,新疆将围绕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积极落实粮食播种面积,粮食生产目标再增100万吨,全年粮食总产不低于2200万吨。

今年,新疆把为国家粮食安全再作贡献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农业农村部门将粮食产量目标任务分解到地县、乡村、地块,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全面落实产粮大县奖补、种粮农民补贴政策,确保地方财政得实惠、农民收入有保障,更好统筹国家所需和新疆所能,建好国家“塞上粮仓”。

各粮食产区将主攻单产提升,坚持向农业科技要产能,发挥35个产粮大县提升产能的关键作用,持续推进“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辐射带动全区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各地将深挖粮食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力争小麦平均单产提高1到1.5个百分点,玉米平均单产提高2到3个百分点。

新疆还将持续增强粮食调控能力,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建成100个以上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3000个以上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和网点,确保粮食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来源:2024-02-21 新疆日报)

4. 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乌鲁木齐样本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成功入选,成为全疆唯一进入试点的产业园区。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成功入选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背后是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工作积累。”米东区委常委、副区长洪宇宁说。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成立于2005年,面积108平方公里,在全疆自治区级园区中位列第一。园区以石化、氯碱为主导产业,是新疆四大石化基地之一。

“园区积极做大做强全疆重要的石油化工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控制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益,积极助力‘双碳’目标,为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洪宇宁说。在基础设施上,园区实现天然气、再生水管网全覆盖,建成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分散采暖相结合的供热体系、专业化工废水处理回用体系、规范的固废处置体系,为试点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以此次试点为契机,米东区还将在园区构建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以政府有为引导市场有效,力争统筹好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来源:2024-02-21 新疆网)


5.粮增棉稳 沃野生金

2023年,新疆农业再迎丰收,天山南北五谷蕃熟、穰穰满家。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11.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总产、单产、商品调拨量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新疆通过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等措施,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的水产品和优美的水域环境。全区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年产量达18.4万吨,比上年增长6.36%,创历史新高,产量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

耕地和水资源是新疆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必要的物质基础。

2023年,新疆水利、农业、林草和流域管理等供用水部门,结合河道来水、水库蓄水、地下水和产业结构等情况,按照优先保障粮食作物、二轮承包地、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用水,其他作物弹性配置的原则,组织各地州市和流域管理单位按照水资源“总量控制、弹性配置、调剂使用、风险防控”的原则,统一编制年度灌溉供水计划。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加强调度会商,分作物、分县市、分灌溉周期,科学制定农业灌溉用水供水计划,充分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特别是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切实提高供水质效。

一年来,全疆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不断推动水资源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在全疆主要河流来水较上年减少10%的情况下,通过水资源系统调配和精准调度,农业灌溉供水增加13.8亿立方米,水库蓄水较同期增加13.4亿立方米,地下水少采4.33亿立方米,实现“多供、多蓄、少采”目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支撑水保障。(来源:2024-02-20  新疆日报)


6. 锦绣中国年 | 新疆和田民众图书馆里体验书香年味

春节假期,新疆和田市很多市民,选择远离拥挤的热点景区,来到安静的图书馆,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给自己充电加油,在图书馆里开开心心过大年,成为龙年春节一道亮丽风景。


自2月10日以来,和田市图书馆每天的读者量都在500-600人次左右,每天的借还书量都在2000册以上。书架上大红喜庆的福字和阅读者相映成趣,整个图书馆里洋溢着喜庆年味和浓浓春意。

据了解,图书馆前期通过悬挂灯笼、拉花等多种方式,为广大读者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还在一楼大厅为读者准备了赏年画过大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读者可以走进图书馆过大年,近距离感受书香年味两相宜的节日氛围。

“春节期间,我们积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全民阅读活动,来激发广大市民对阅读的兴趣,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发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田地区图书馆助理馆员张紫晗解释说。(来源:2024-02-18  中国新闻网)

7. 在霍尔果斯感受新疆自贸试验区的第一个春天

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成立,成为中国第22个,也是首个设立在西北沿边地区的自贸试验区。时隔百日,冰消雪融,生机萌动,新疆自贸试验区也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一个春天。2月18日,农历龙年的首个工作日,国际商报记者走进霍尔果斯片区,探访多家单位开班新气象,在繁忙中感受新疆自贸试验区的春意与活力。

走进霍尔果斯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园,记者看到,一队装卸工人正在料峭春寒中将货物装上一辆哈萨克斯坦牌照的货车。就在前几日,北疆大部遭遇强寒潮天气,霍尔果斯的气温也因此骤降。尽管如此,装卸工人们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仔仔细细地将货物摆放整齐。


在轰鸣的汽笛声中,一列满载着日用百货、机械配件、纺织面料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驶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这也标志着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比2023年提前4天突破1000列。

据了解,自2016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霍尔果斯口岸已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逾3.4万列,开行线路80条,通达18个国家和地区的45座城市。“接下来,我们将从做大通道经济、做活商贸物流、做强产业集群、做优金融服务和做好文旅融合五方面持续发力。”祁飞表示,“相信在这个春天,霍尔果斯片区的辛勤耕耘,一定会收获历史性的大丰收。”(来源:2024-02-21  国际商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