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世界水谷研究院 书院文化简讯2024年第1期

目录

1.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成都城市水文化‖刘祯贵

2. “水韵江苏”国际文化沙龙亮相南京 持续讲好中国故事

3. 诵读展风采,书声满校园

4. 千年学府探文明·走读湖湘书院|昭彰湘潭 文运绵长

5. 用传统色彩留住城市记忆

6. “当代京城第一会馆”湖广会馆重启 打造文化新地标

7. 汇聚起保护长城和传承文化的坚实力量

1.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成都城市水文化‖刘祯贵

城市水文化可谓城市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水文化可促进城市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城市水文化则会使城市人水关系产生紧张,进而影响到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既是成都城市的灵魂,同时也是成都城市的特色所在。水不仅养育了成都这方水土的居民,更重要的是使成都成了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成都城市丰富多彩、深具蜀地特色的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水文化使成都呈现“锦江春色来天地”盛景。


水对于成都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成都城址的选择,本质上而言,就是古蜀先民逐水而居的决策过程。历史上,成都城市的繁荣昌盛多次在全国遥遥领先,在汉代其繁华程度超过最早拥有“天府”之名的关中,从而使“天府之土”“陆海之乡”的美称逐渐转移到成都平原。直到现代社会,四川还继承了这一桂冠。

纵观成都城市的河流,水是成都人立足生存、进行创业的根基,不仅磨练着他们的胆识与意志,也盛载着他们的追求与理想,是他们开展活动的舞台、施展抱负的天地。成都人在改造水的同时,水也影响着人的生活、工作。水培植和孕育了成都城市的水文化,这里的城市文化浸润着鲜明的水的色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源:2024-01-04  方志四川)


2. “水韵江苏”国际文化沙龙亮相南京 持续讲好中国故事

12月28日,“水韵江苏”国际文化沙龙在南京举行。本次沙龙以“‘水韵江苏’与世界对话——在传承与互鉴中与世界共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邀约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文化名人、旅游行业专家、国际传播行家等大咖嘉宾相聚紫金山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共同探讨“水韵江苏”对话世界的精彩“打开方式”。

缘水而兴的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地。长江自西向东奔流,大运河自南向北贯穿,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出座座锦绣名城。得天独厚的水韵资源不断厚植文旅融合新优势,昆曲、苏绣等世界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苏州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写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承载江苏文化与形象的文旅符号正缓缓走向世界,以独特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来源:2023-12-29 扬子晚报扬眼官方账号)



3. 诵读展风采,书声满校园

有一种声音最美,那是孩子们激昂的朗诵声;有一种笑容最迷人,那是孩子们深情投入时自信的微笑。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更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大连南金实验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南金学子每日坚持晨诵、午读,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红色经典的诵读,是对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并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在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在2023年大连市青少年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中,南金学子屡获佳绩。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南金学子在一次次磨练中成长,在一次次成长中进步,朗诵活动不仅给同学们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增强了文化自信,也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增添一抹亮色。(来源:2024-01-07 南金书院)




4. 千年学府探文明·走读湖湘书院|昭彰湘潭 文运绵长

昭潭书院位于湘潭市。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方伯始建。乾隆八年(1743)知县李松增建学舍5斋,置学田415.5亩。书院在清代曾辉煌一时,与湘潭文庙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家教学体系。目前,书院被保护修缮利用,成为湖南科技大学的一部分。

院内幽雅肃静,古树参天。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自习楼、学生活动中心、食堂等,安静闲散在绿荫树下。《昭潭书院赋》记载:“此固一邑特佳,与碧泉、锦湾竞优;抑亦三湘最胜。同橘洲、枫浦而不群者也。则有名流硕彦,学士大夫,寻芳选胜,歇马停车。”曹君伫立书院操坪中央,环视四周,击节赞叹:“这里是读书做学问的绝佳胜地。”

昭潭书院由地方政府官员主持修建,与文庙构成完整的儒家教学体系。无疑,其地位比湘潭其他书院要高。因此,书院管理规范,对学生要求很严,对山长、老师要求甚高。

2023年,昭潭书院正式升级为教学院。依托现代大学这艘大船,昭潭书院乘新时代春风,正扬帆远航。“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分布全国各地的古老书院的基石上。(来源:2024-01-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5. 用传统色彩留住城市记忆

出生于1962年的杨信是一位“京味画家”。杨信家里从清代就从事布料染料、绘画颜料和布匹染制的行业,从小爱好绘画的杨信从母亲手里传承了老北京绘画颜料调制的技艺,迄今成为第五代传承人。


杨信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绘画和美术编辑工作。三十年多前,杨信开始研究北京历史和民俗,并采取传统颜料手绘北京城的历史风貌、传统民俗和老字号商家等。如今,杨信用传统颜料绘制的极具北京历史韵味的“京味”绘画作品已经达到近万幅,先后出版了《年味儿》《捧读胡同》等十余部手绘的北京历史书籍。

在绘画创作的同时,杨信也不忘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每年参加30次以上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先后培养了近千名青少年“京味”绘画爱好者。

“北京传统绘画颜料配制技艺”是采用天然矿石、土壤、植物等天然材料萃取颜料并进行调制的技艺,被北京市朝阳区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源:2024-01-08 新华网)


6. “当代京城第一会馆”湖广会馆重启 打造文化新地标

当气度恢宏的京腔雅韵,回环于古雅的飞阁流丹之上,200余年的湖广会馆霎时重焕光辉。1月5日晚,一场寓意万事诸顺的京剧“开台”,奏响了“会馆有戏”之湖广会馆焕新华章,意味着历经一年半修缮的湖广会馆正式亮相。

一场沉浸式的演出中,观众跟随着戏中人的脚步,在古戏楼、后台、窗棂、庭院里徜徉,体悟着湖广会馆的历史文脉及其独有的戏曲风韵。据悉,此次重张,湖广会馆将引入展览、研学、美食、茶饮等多种新业态,打造成“戏楼版京剧核心打卡地”,成为文化新地标。


据了解,北京湖广会馆,始建于1807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会馆文化、戏曲文化、士人文化三大文脉于一身,是北京现存拥有戏楼的重要会馆之一。梅兰芳、谭鑫培、陈德霖、田桂凤、时慧宝、王君直等京剧名家曾在这里登台表演。始于清晚期的“庚扬集”,是社会名流、名角票友在湖广会馆设立的票社雅号,名扬全国,赓续至今。(来源:2024-01-06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7. 汇聚起保护长城和传承文化的坚实力量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自春秋战国至明清,长城的建造延续2000余年,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历史文化遗产。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就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严格保护。长城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日益成为共识,长城保护日渐见成效。让长城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必须在“怎么保”上不断有所突破、有所进展。

有怎样的理念,就能指引怎样的行动。不主张大规模重建重修,是因为长城保护有了更科学的方式。还应该看到,保护不是将文物束之高阁,让历史文化遗产走进日常生活才是最好的保护。在甘肃永昌,当地不仅改造修建了长城文化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还将长城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连点成线,打造当地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既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促进了有效保护,也让更多游客有机会领略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化利用上下功夫,正是长城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来源:2024-01-06 人民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