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大运河简讯2024年第1期

目录

1. 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发布2023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

2. 首届大运河与海丝文化遗产国际传播论坛在甬举行

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放五大文创空间

4. 江苏无锡运河艺术公园整体开园

5. 全国首部!《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施行

6. 尽管胡塞武装发动袭击,Maersk仍继续安排苏伊士运河航线

7. 拯救巴拿马运河可能将耗时数年,耗资数十亿美元

1.        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发布2023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

2月27日,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联合大运河智库发展研究中心、重庆智库研究院,在京发布2023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0件大事。

第1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东运河文化园

9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车来到位于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他步行察看古运河河道和周边历史文化遗存,详细了解浙东运河发展演变史和当地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大运河保护等情况。习近平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第2件大事: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写入六省两市《政府工作报告》

1月至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先后举行“两会”,各自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写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或“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相关举措。至此,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级辐射区、40个地市级拓展区和150个县(区、市)级核心区均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列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第3件大事:京杭大运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

4月4日,随着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缓缓开启,天津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和新开河耳闸与此同步,漳河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引滦河水等补水水源,流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相关河段。至此,大运河黄河以北段707公里实现水流贯通,这是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由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开展的全线水流贯通工作,补水河道5公里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1.33米,进一步发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综合效益,大运河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4件大事:京津冀人大首次对大运河开展协同监督

12月8日,在石家庄举行的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大运河第一次联席会议,确定三地人大围绕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情况开展协同监督,共同查找问题并推动解决。这是京津冀人大首次对大运河开展协同监督。联席会议通过了《2024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方案》,京津冀三地人大将围绕《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以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宣传、文化带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通过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形式协同开展监督检查。

第5件大事:“京杭对话”释放“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信号

11月13日,以“传承运河文化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和中国新闻社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京举行,天津、河北两地首次共同参与京杭对话。“对话”显示,北京已将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不断深化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浙江将全面深化与大运河沿线省区市深度合作,做好研究传播、创新转化、富民为民“三篇文章”;天津将会同北京、河北进一步完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驱动力;河北将与北京、天津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展现蓬勃生机。

第6件大事: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在六省两市铺开

5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开展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在大运河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8省份各选一地作为主会场,响彻“大运河畔健步行走 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行走千年大运河 踏上万里健康路”等活动口号。健步走活动与社区运动会、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赶大集、庙会等活动相结合,融入了8省份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带动大运河沿线居民的健身热潮,打造了集运动休闲、文化体验、观光游览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第7件大事:北京大运河游船首航

3月1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游船拉响汽笛,开启首航。游船分别由大光楼码头、二号码头、漕运码头、柳荫码头出发,从水上联动起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北区、中区和南区。自此,在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南区的船闸体验线路和北区的大光楼码头线路将会开通,充分展示大光楼码头、观景阁、甘棠闸等多个特色旅游景点,方便游客多方位感受大运河水运魅力和别样清新的城市副中心景色。目前,大运河游船共有115艘运营船舶,包括18艘自航船,97艘非自航船,均是清洁能源驱动。

第8件大事:江苏一论坛一展会持续接力

8月24日,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论坛通过展示分享运河永续利用、绿色发展的“中国行动”与“国际案例”,交流互鉴可行路径与思路对策,推动国际运河城市交流合作,提升中国大运河国际影响力。9月21日,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开幕。本届运博会延续了往届“融合、创新、共享”的定位,穿插举办了大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特色旅游产品展、文旅产业展、非遗展、“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和大运河美食文化展等六大主题展览。

第9件大事: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等一批文艺作品厚重呈现

6月中旬,京津冀三地民族乐团开启大运河沿线城市巡演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包括序曲《开河》、第一乐章《黄金水道》、第二乐章《漕运沧桑》、第三乐章《江河万古流》、第四乐章《舟楫通南北》、第五乐章《运河明珠》、第六乐章《醉千秋》、终曲《大河·天下》。8月9日—8月14日,CCTV-9播出六集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该片以时间为轴,以文明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工程智慧、文化影响和传承利用为故事主线,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历史文化与现实相交融,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大运河文化风貌。

第10件大事:“运河之都”淮安着力打造“致富河、幸福河”

在京杭大运河沿线20个设区地级市中,素有“运河之都”之称的江苏省淮安市已成为“致富河、幸福河”的率先践行者。淮安市委、市政府将“致富河、幸福河”的重要论述视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境内留下大运河文化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约占全线世界文化遗产的七分之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含2处遗产区,1段河道。该市已通过人大立法,以及出台规划、智库研报、印发方案等方式,全方位策应“致富河、幸福河”建设。(来源:2024-01-02  大众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


2. 首届大运河与海丝文化遗产国际传播论坛在甬举行

如何更好发掘大运河与海丝文化遗产,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近日,以“大运河与海丝文化遗产国际传播”为主题的首届大运河与海丝文化遗产国际传播论坛在宁波财经学院举行。来自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英国萨里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和宁波博物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海丝文化遗产国际传播”,探讨国际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前沿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持续交流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宁波财经学院副校长许锁迪在开场致辞时说,“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关键路径就在于和各国文明进行真诚的‘交流互鉴’,本次论坛是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进行真诚交流互鉴的一次成功实践。”

宁波大学文化遗产研究学者金露在开场报告中概述了宁波海丝非遗保护及开发的现状,提出系统开展宁波海丝非遗普查工作、完善海丝非遗保护与传承网络、打造海丝非遗旅游品牌等建议,以多角度提升宁波海丝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学术院长Abhishek Singh Bhati教授和英国萨里大学博士生Adeeba Ahmad分别就文化遗产旅游和巴基斯坦中国语言文化等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丹弟教授以金华话为例,立足新时代新视角,概括了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及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保护路径建议。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炳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蔡亮教授分别从阳明思想的翻译和传播两个角度对阳明文化进行了探讨。宁波博物院院长张亮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大运河宁波段的独特性,探讨了运河类遗产的价值如何在有限的博物馆空间中呈现,并提出了下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和路径。宁波财经学院陈艳博士将杨古城先生的遗作进行了整理完善,以此来纪念“海丝”文化交流先行者杨古城先生。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置了两次专家洞见环节,参会的嘉宾、学者们针对主旨报告主题,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聚焦“大运河与海丝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传播途径、“阳明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的问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

“本次国际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既是一场学术盛宴,也为宁波高校搭建了与国内外专家、学者沟通的桥梁,提升了宁波大运河与海丝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文明互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夏柯说。

据了解,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宁波财经学院多年来积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面向地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同时,学校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文化建设,利用学科优势,长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提升了学校美誉度。(来源:2024-01-02  央广网)

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放五大文创空间

元旦假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放了运河风物、运河书屋、码头小叙、运河食舫和运河小铺五大文创空间。目前,该馆开发了500余种文创产品,观众可以把运河礼物带回家。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围绕馆藏文物,推出了“大运河舟楫”等500余种文创产品。在“运河风物”文创中心的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打卡互动的方式,了解运河文化历史,玩榫卯、学书法、制作灯笼等。

位于文创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题邮局里,设有一台古法凸版印刷机。观众可以制作一张古法手工凸版印刷邮政明信片,现场寄出这份带着历史温度的礼物。这里售卖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纪念封,以邮政元素记录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和开馆日期,颇具纪念意义——正面主图采用黑白素描的博物馆建筑外观鸟瞰图,右下侧配红色“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篆刻印章;所贴邮票主图为中国结,上面盖有“北京通州 张家湾”邮政收寄日戳。

文创中心内还有互动纪念章刻字机。纪念章正面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建筑外观、大运河舟楫、馆藏文物“铜坐龙”等图案为原型,观众可以选择喜欢的一款,并在纪念章背面进行二次创作。

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观众还可以品尝到一系列可以吃的文创。比如文创雪糕以大运河上的船楫和燃灯塔为创意元素,还有中式运河茶饮、运河创意茶点、运河糖葫芦等。博物馆还设计了运河沿途风物咖啡杯,请插画师把运河地图和沿线著名地标以彩绘的形式呈现在纸杯上,杯身展开就是大运河沿线彩绘地图。(来源:2024-01-02  北京日报 千龙网)

4. 江苏无锡运河艺术公园整体开园

12月30日下午,经过近两年的精心打造,江苏无锡运河艺术公园宣布整体开园。当天,往来千载——徐悲鸿无锡艺术特展也在无锡运河艺术公园内举行,重磅展出徐悲鸿的30余幅真迹作品。

大运河流淌千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孕育了生命的活力。无锡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水街相依的格局在这座城市里延续千年。

无锡运河艺术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无锡环城古运河交汇处,占地约16万平方米,是由无锡城建发展集团根据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围绕市民对公共艺术的新需求,以运河文化、江南文化为灵感,打造的一处兼具自然之妙与艺术之美的公共艺术公园。(来源:2024-01-02  华夏经纬网)

5. 全国首部!《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施行

运河岸线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兼具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济宁作为运河之都,大运河纵贯全境,济宁段全长 230 公里,沿河自然岸线主要用于生态、生活、生产等用途,资源丰富、功能齐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维护良好生态的天然屏障。坚持严格保护、兼顾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济宁全市上下对大运河岸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近年来,济宁沿河经济发展迅速,但因缺乏大运河岸线保护的总体性、系统性规划,导致岸线利用率不高,大运河岸线资源的“黄金效益”并未充分显现。为进一步加强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提升大运河岸线利用水平,保障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高质量发展,济宁市制定《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助力大运河岸线资源充分显现“黄金效益”。该《条例》于8月22日经济宁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9月27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已公布,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领域,该《条例》是针对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

坚持“保护与发展”的总体立法思路。《条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我市岸线保护实际,以“保护与发展并重”为核心要义,分别构建专门的制度规范予以贯彻体现。《条例》以岸线保护为立法主线,在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与我市现行相关法规做好有效衔接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大运河岸线保护治理体系的角度,构筑顶层设计。《条例》坚持问题导向,以破解我市岸线保护治理瓶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将岸线保护、开发、利用与管理所涉及主体与法律关系均纳入立法调整范畴。

针对突出问题合理设置篇章结构。《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方面的地方立法,包含总则、规划编制、分区保护、集约利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36条。旨在通过制定专门的制度规范,重点破解济宁大运河岸线保护中存在的生态环境、岸线使用、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等问题,以强化大运河岸线资源保护,提高大运河岸线利用的综合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突出岸线分区和生态环境保护。2017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深刻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为此,《条例》从侧重对大运河岸线的长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根据河道自然条件、岸线现状及岸线保护和利用等要求,将大运河岸线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分区保护”专章进行规定,内容包括分区范围、禁止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等。

为了助推大运河绿色发展、彰显济宁在“发展中保护”的决心,《条例》明确多项举措,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建立大运河岸线范围内水流、林地、耕地、湿地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大运河岸线的义务,并有权对损害大运河岸线的行为进行举报。明确大运河岸线保护区的范围包括:重要河势敏感区、列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河湖岸线等。规定要统筹推进大运河沿线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健全环境保护监管机制,支持沿线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清洁低碳生产。

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大运河岸线,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也是对岸线的有效保护。为此,《条例》设置“集约利用”专章,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大运河岸线集约利用,引导产业向陆域纵深发展,减少对临水岸线的占用。为了突出岸线的优化配置,《条例》规定开发、利用大运河岸线应当符合国家、省有关规定以及市大运河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体现动态平衡、高效利用的资源配置要求,实现项目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充分挖掘岸线的潜在价值。利用大运河岸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推行有偿使用制度。为了推动现代港航绿色平安发展,《条例》规定应当重点保障新能源船舶配套码头、船用新能源加注站、水上绿色服务区、水上救援基地等服务设施的岸线需求。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鼓励通过股权、业务合作、并购重组、委托经营等方式开展存量整合,引导不符合产业布局、岸线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项目退出港口岸线。

高效实施监督管理。完善大运河岸线资源监督管理机制。大运河岸线保护、开发利用与管理涉及我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多个部门单位,要对大运河岸线实现有效保护与监管,需要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大运河岸线保护协调机制,为岸线的保护治理提供有力的监管屏障。为此,《条例》的第四条、第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大运河岸线智慧监管系统建设,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岸线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岸线保护的实时监测监控、科学精准研判和远程调度管理。(来源:2024-01-03  济宁新闻)

6. 尽管胡塞武装发动袭击,Maersk仍继续安排苏伊士运河航线

Maersk公司周一晚些时候公布的一份时间表显示,尽管周末在该地区的一艘船遭到袭击,但丹麦马士基仍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航行30多艘集装箱船。

Maersk还搁置了一些船只使用红海航线的计划,因为也门胡塞武装分子继续面临袭击的风险,并表示将在晚些时候宣布每艘船的行程。 周日,在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试图登上其马士基杭州船只后,马士基暂停了所有红海航行48小时,尽管美国军用直升机最终击退了这次袭击并杀死了10名武装分子。 经过多年战争控制也门部分地区的胡塞组织于11月开始袭击穿越红海的国际船只,称这是对以色列袭击哈马斯统治的加沙地带的回应。 包括集装箱巨头马士基(Maersk)和赫伯罗特(Hapag-Lloyd)在内的主要航运集团上个月已停止使用红海航线和苏伊士运河,转而改道通过好望角环游非洲。

但Maersk在12月24日表示,它正准备重返红海,理由是部署了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来保护船只。该公司表示,其首要任务是船员、船只和货物的安全,并且计划“逐艘船”更新,其中一些将通过苏伊士运河旅行,而另一些则在非洲采取更长的路线。马士基最新行程与上周公布的行程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显示,该公司已经搁置了至少17艘船只穿越红海的计划。该公司表示,新的计划将在晚些时候公布。(来源:2024-01-02  Reuters)

7. 拯救巴拿马运河可能将耗时数年,耗资数十亿美元

干涸的条件是如何使这条每年处理全球贸易额达 2700 亿美元的水道瘫痪的。目前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正在权衡可能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建造人工湖向运河泵水,以及播撒云层种子以增加降雨量,但这两种方案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施,如果可行的话。

由于运河水位比正常水位低 6 英尺(1.8 米),运河管理机构限制了可通过运河的船只数量。去年年底实施的限制是自 1989 年以来最严格的一次,当时美国入侵巴拿马以解救其实际统治者曼努埃尔-诺列加(Manuel Noriega),运河因此关闭。一些托运人花费数百万美元插队,而另一些托运人则绕道非洲或南美,选择更长、成本更高的航线。

"运河管理局水务部门经理埃里克-科尔多瓦(Erick Córdoba)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条运河,作为一个国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因为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需要重新校准系统。

运河的困境反映了气候变化正在如何改变全球贸易流。去年的干旱造成了美国密西西比河和欧洲莱茵河的堵塞。在英国,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泰晤士河沿岸的洪水风险。融化的冰层正在北极开辟新的航道。

在正常情况下,巴拿马运河的吞吐量约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 3%,占从东北亚运往美国东海岸集装箱吞吐量的 46%。该运河是巴拿马最大的收入来源,2022 年将带来 43 亿美元的收入。

为了让每天 24 艘船能够通过旱季,运河将从二级水库阿拉胡埃拉湖放水。科尔多瓦表示,如果五月份雨水开始增多,运河的运输量可能会开始增加。

但这些都是短期解决办法。从长远来看,解决长期缺水的主要办法是在因迪奥河(Indio River)上筑坝,然后在山上钻出一条隧道,将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运河的主要水库加通湖(Gatún Lake),全长 8 公里(5 英里)。

科尔多瓦估计,该项目以及其他保护措施将耗资约 20 亿美元。他说,筑坝和填土至少需要六年时间。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来源:2024-01-02 Bloomber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