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世界水谷研究院 书院文化简讯2023年第49期

目录

1. 夏津县:传承弘扬水文化,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

2. 互鉴交流!首届陕西汉江水文化研讨会在汉中举行

3. 重振雄风!岳阳金鹗书院开院

4. 箴言书院:院落重修复原 书香跨越百年

5. 揭秘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看点

6. 农业文化遗产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7. 影视IP实景化 挖掘文旅消费新场景


1. 夏津县:传承弘扬水文化,助力水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夏津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历史水文化,续水脉、传文脉,助力推动新时代水利文化高质量发展。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水保工程获评山东省首批水利遗产,“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荣誉称号。

归纳整理,让水利文化“活”起来。突出政府主导,把传承水利文化工作纳入夏津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弘扬水利文化中的主导、引导、统筹、协调作用。

总结提升,让水利文化“伙”起来。实现“基地化”。立足于讲好黄河故事、传承运河文化,选取自然条件优越且具备一定水文化底蕴的水库、河道,因地制宜建设两基地(水情教育基地和节水教育基地),根据公众群体的特质,利用媒体、网络、讲座、公益比赛、水情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国民水情教育,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水情教育服务。

展示推介,让水利文化“火”起来。创新发展模式,始终秉承“以水为先,以文兴业”发展理念,紧紧结合水土保持开发治理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相继投资2亿多元对故道森林资源进行重新挖掘和整合,对园区重新规划布局。(来源:2023-12-28 大众网)


2. 互鉴交流!首届陕西汉江水文化研讨会在汉中举行

2023年12月22日,由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利学会、汉中市水利局、汉江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陕西汉江水文化研讨会在汉中汉江书院举行。

汉江是长江的最长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重要的水源地,是连接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关键纽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次研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来汉中视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汉江历史与未来"为主题,重点围绕汉江水文化内涵特质与精神,汉江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汉江流域水文化产业化研究,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等展开学术交流。


根据主办方介绍,未来他们将聚焦国家的重大战略,围绕长江、汉江的战略布局,以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形成一批影响全国、具有实践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聚焦汉江水文化研究、传播和体验活动,推进汉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来源:2023-12-25 二三里资讯)

3. 重振雄风!岳阳金鹗书院开院

今天,岳阳金鹗书院开院,多位文化学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生活美学践行者齐聚一堂,共同为百年书院揭开重谱新章的帷幕。


历经百年浮沉的金鹗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曾为文化教育繁盛之地,于民国战火中惜毁。90年代复建后经由不同业态的轮转,几度失本。

近年来,在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由热心传统文化公益的童曼娜女士发起,由湖南浩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接管金鹗书院,进行全面修葺改造,分设“金鹗研究院”“金鹗大讲堂”“巴陵风物馆”“ 金鹗文化沙龙”等内容板块,将以研究、学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主体,重拾重塑百年书院的文脉精神。(来源:2023-12-28 华声在线)

4. 箴言书院:院落重修复原 书香跨越百年

2022年7月,箴言书院启动恢复建设工作。20231231日,年末岁尾,赫山区龙光桥街道石笋村内箴言书院换上新衣,顺利完成一期工程,将正式对外开放。背靠瑶华山,面朝志溪河的箴言书院重修再开放,走入书院,弦歌未绝,书声未歇。

这座书院,是百年前胡林翼在战火中为学子放下的一张安稳书桌;这句家规,规训着箴言学子以德为先,堂堂真正;这种精神,更埋下了箴言重视教育的文明火种。

箴言书院在之后的百来年间,历经战火,由书院而改学堂,变高小,迁育才中学,最终成为现在的箴言中学。自办学以来,七易其名,始终秉承“端敏恒毅”“公勇勤朴”“严谨求实、勤苦奋进”的办学理念,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厚植于教育之中,文脉赓续至今。时光穿梭百年,箴言朗朗读书仍不绝于耳。(来源:2023-12-28 红网时刻)

5. 揭秘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看点

由世界顶级建筑团队设计、历时4年多时间建成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27日下午集中对外开放。

北邻大运河,遥望北京市行政办公区,地处绿心公园……走近三大文化建筑,城市副中心引森林入城,在森林中建设市民中心的清新之感扑面而来。

拾级而上、登高俯瞰,三大文化建筑汲取运河文化元素,通过现代与传统交融的设计理念,用建筑之美定格大运河这一流淌千年的中华文脉。


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陈宏达介绍,三大文化建筑中,包含音乐厅、戏剧院、歌剧院的北京艺术中心又名“文化粮仓”,形似古粮仓和漕运货船;北京城市图书馆外形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内部山林结构营造“枝开叶散”意境,宛若“森林书苑”;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巨帆扬起”,如“运河之舟”破浪前行。(来源:2023-12-28 新华网)

6. 农业文化遗产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这些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物质层面看,这些农业遗产是养活中国人乃至世界人口的重要基础;从文化层面看,则体现了人类演化是如何从刀耕火种看天吃饭,到利用科技的力量,凭借人类的智慧,在较少的土地资源上养活了更多的人,并实现了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

鱼米之乡是中国农业的精髓,不只是在中国南方,在北方同样有这样的系统,如五常大米。难得的是,稻作文化既体现了自然文化,也发展出了人文文化。

在农业遗产的创新上,也不能只守着祖宗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开辟新天地,例如开发耐盐碱水稻。这些年,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和生产了许多品种,其中有全生育期3‰盐度下,一等优质、抗白叶枯、亩产400公斤以上的耐盐杂交稻新品种“菁两优326”等。(来源:2023-12-26 天津日报)


7. 影视IP实景化 挖掘文旅消费新场景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多部影视剧目线下展览项目受到大众的追捧。以影视IP为主题的实景线下展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视IP的影响力,也为观众带来体验感更强的文旅消费场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出银屏,进入了现实生活。在湖南长沙开福区大悦城入口,一场主题为“风雅梦华游”的线下古风集市沉浸展吸引不少游人打卡。活动现场还原了《梦华录》剧中多个场景和大宋街市的繁华风貌,观众不再是被动地观看,而是通过参与互动,成为剧中人,穿越宋朝,体验不一样的宋韵文化。这种沉浸式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不仅满足了观众对影视内容的追求,也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以影视IP为主题的实景娱乐项目,正以其广泛的观众基础、生动的故事场景、浓郁的影视氛围和沉浸式的体验,成为文旅融合新趋势的代表力量。然而,国内实景IP项目如何摸索出一条去同质化、具有自身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来源:2023-12-20 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