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谷研究院

研究动态

大运河简讯2022年第3期

目录

1.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32项重点任务清单,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海外媒体关注扬州深入推进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德州: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

4. 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将在聊城举办

5.河北沧州:大运河蝶变狮城“中轴线”

6.江苏宝应:京杭运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用实招见实效,运河两岸渐显生态好风光

7.江苏扬州: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见成效,千年古运河迎来重生


1. 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32项重点任务清单,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布《通州区2022年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全面推进大运河5A级景区、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和张家湾古镇建设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任务。该任务清单从加大管控保护力度、加强河道水系治理、打造绿色生态长廊等8个方面列出了32项重点任务,涉及通州区水务局、文旅局、园林绿化局等30多家单位。

此外,在加大管控保护力度上,任务清单指出,要保护利用古代水利设施。加强对大运河古桥、古闸、古坝、古码头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设立统一的文化展示标识,营造大运河特色景观,充分展现大运河文化特色风貌。秉持意向性恢复原则,创造条件展现玉带河故道、明清通惠河、北运河故道三条古河道遗迹及其历史风貌,对部分具备复原条件的河段和重点点位进行原址修复。在加强河道水系治理上,加快推进通惠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提高河道防洪排涝标准,逐步增加河道的亲水性,改善两岸生态环境,努力打造一条展示大运河古韵风貌的生态廊道。实施河道疏挖整治,力争12月底复工。完成萧太后河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打造体现漕运历史文化的生态型河道,治理3.2公里河道,营造浅水湾及生态护岸,增设慢行道路等,贯通亲水步道。推进运河沿线污水全处理,到年底基本实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来源:2022-07-15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2.海外媒体关注扬州深入推进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江苏扬州,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及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千年来与大运河同生共长,成长为南来北往、西去东下的水陆交通枢纽,培育出独特的以“生生不息”为代表的运河城市精神。近日,扬州深入推进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全球关注。前不久,海外信息发布平台“新华丝路”英文网发布题为《2022 World Canal Cities Forum held in Yangzhou, east China》的文章,引起海外广泛关注,全球媒体转载量达937家次,覆盖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泰语等多个语种。(来源:2022-07-15  新华社客户端


3.德州: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

千年京杭大运河,在德州穿城而过,留下了漕运、文化等丰富的历史资源。但随着运河断航、铁路开通,运河沿线成了偏僻带、边缘带,加之部分临近化工园区、火电厂,环境提升的责任更重。德州市委、市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德州运河两岸1万余亩土地不作商业开发,并累计投入30多亿元,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及湿地,是运河沿岸实施生态修复战略的关键一步。大运河生态林场项目为“两带三区”,“两带”即运河生态林带和西陈沟生态林带,“三区”是西南垃圾处理企业隔离林区、中部企业降尘林区和西北防风林区。同时,重点打造西陈沟湿地、东八里湿地。“占地3100亩的大运河生态林场,种植刺槐、国槐等49个树种,成为鲁冀边界生态涵养区,也是一道生态屏障,消解对冲工业企业对主城区环境的影响。德城区运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庆伟介绍,西陈沟湿地的完工,将昔日的废弃坑塘变成了生态花园;东八里湿地,让近千亩废弃地变身为森林公园。眼下,大运河生态林场项目、运河两岸绿化项目生态修复成效初显——布谷鸟、伯劳鸟、杓鹬等稀有鸟类陆续在运河河畔栖息。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利用还在进一步加强。(来源:2022-07-18  德州新闻网 


4. 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将在聊城举办

在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指导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将联合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八个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于20227月至8月面向全球举办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720日上午900—1000,该活动启动仪式将在山东省聊城市举办,活动以“畅游千年运河 乐享非遗之美”为主题,以大运河主题文化和旅游项目为推广重点,通过开展非遗主题纪录片全球展映等活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构建立体式外宣格局,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实践,打造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作为启动仪式的承办城市,聊城市高度重视、提前谋划,自年初便创意推出“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旅活动,为活动启动营造浓厚氛围。启动仪式期间,还将通过举办运河美食品鉴、大运河手工艺品展、书画艺术展、精品演出、聊城形象及文旅项目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展示聊城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彰显黄河和大运河“两河交汇”的独有优势,打造一场高标准、高水准、国际化的文旅盛会,向世界讲好大运河“聊城故事”,持续叫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文旅品牌。(来源:2022-07-18  齐鲁网


5. 河北沧州:大运河蝶变狮城“中轴线”

沧州市围绕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切实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城市品质提升的带动作用,紧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沿线整体规划设计。去年,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战略生态修复与通航(渤海路—海河路)建设项目获批复,项目总投资8.6亿元。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大运河两岸生态环境,建设丰富多彩的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同时,沧州市以承办省第六届园林博览会为契机,2022年全力推进总投资225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运河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目前,园博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南川楼文化街区项目正加快建设,南川楼、朗吟楼主体建成,运河公园、百狮园改造提升完工部分区域已向游人开放。“沧州市正以中心城区31公里大运河作为狮城精彩中轴线,建设运河历史文化名城。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强介绍,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景观、功能与发展轴线,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文化与生活。现在,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正在蝶变为城市“中轴线”。(来源:2022-07-18  河北新闻网


6. 江苏宝应:京杭运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用实招见实效,运河两岸渐显生态好风光

京杭运河宝应段岸线长达40.5公里,不仅是该县水上运输的黄金水道,更是全县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发展地方经济,运河堤防过度开发,全线两岸形成了大量的住户、经营户、砂石场、搅拌站等各类堆场,甚至还有不少非法港口岸吊和运河非法浮吊船,严重影响了运河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宝应县按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积极打造南水北调清水走廊,在不新增占用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以“清、补、建”为重点的运河综合整治。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运河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累计拆除各类占用户300多户,并会同相关部门对沿线垃圾进行突击清理。组织实施了运河航道整治、运西水环境整治工程,结合该县实施的生态修复工程,对拆除堤防进行生态补绿,累计绿化修复16公里、绿化造林45万平方米,运河堤防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在全力推进运河沿线占用户搬迁整治的同时,该县相关部门还实施了运河沿线绿化生态修复工程,围绕深呼吸、见清水、看绿化主题,运河风光带在打造最美运河岸线的同时,还在城市景观核心区建有亮化、硬铺广场、亲水平台、景观小品、健身步道等,全面构筑集观光、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水景观区,生态运河、景观运河逐步形成,运河两岸又见生态好风光。据了解,该县今年从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结束,对京杭运河沿线环境进行再整治,确保两岸非法设施拆除到位、堆场清理到位、自然岸坡恢复到位、绿化美化建设到位,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管理有序、设施完善的京杭运河岸线。(来源:2022-07-19  宝应日报、宝应县人民政府新闻中心


7. 江苏扬州: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见成效 千年古运河迎来重生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牵头城市。19日,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冲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大运河的沿线,应‘运’而生的城市数以百计,但没有一座城市像扬州这样,伴随了大运河从初始到贯通,从兴起到繁盛的全部过程,并且无论是河道的维护、水利的控制,还是漕运的保障、经济的维系,乃至文化交流、文明的融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扬州城市发展最大的特色、最深厚的渊源是与运河同生共长。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然而古运河两岸也曾一度因水而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扬州古运河三湾区域聚集了大量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水质恶化,河道淤浅,棚户林立,垃圾遍布,成为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的突出短板,当地民众反映强烈。“扬州运河三湾景区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见成效,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成为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千年古运河迎来了重生。”。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来,扬州市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三湾片区累计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9家,拆迁城中村居民671户,退耕及修复湿地680亩,生态湿地用地增加83.26%,减排入河COD1202.5/年、氨氮135.5/年、总磷11.9/年,重现了运河三湾清水绿岸。李大冲如是说。如今,民众在这里不仅可以融入自然,走近自然,更能零距离感受运河文化名城的魅力。(来源:2022-07-19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